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有关创业导向的一个文献综述
作者:郑山水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23期
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创业导向研究的现状,从创业导向的概念、维度、共变性与创新绩效关系等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创业导向的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关键词:创业导向;文献综述;公司创业;个体创业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3000002无论是个体新创公司,还是已有公司重新创业,创业对发掘市场机会、拓展新的业务范畴以及获取竞争优势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由创业产生的一系列活动成为经济增长与企业创新的动力。因此,创业导向①(E
trepre
eurialOrie
tatio
,EO)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一、创业导向的内涵创业导向来自于对创业者与创业精神的研究。主要是描述创业者或高层经理承担企业相关风险与以创新来取得公司竞争优势的倾向程度(Miller,1983)。把创业精神上升到企业组织层次的是Miller(1983),他视创业精神为企业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致力于产品与市场创新、不畏风险采取大胆行动和通过前瞻性决策与对手竞争等。进一步把创业导向推向组织化的是Covi
和Slevi
(1991)的创业姿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创业精神含义广泛、多层次等特性。它既有个人层面的也有组织层面的研究,在组织层面还分为对大企业和小公司的研究。因此,学者基于创业精神不同方面的重视程度,出现多种定义和名称。比如创业(Miller,1983)、公司创业(Zahra,1995)、创业态势(Covi
Slevi
,1991)与创业战略决策(DessLumpki
,2005)等等。为了解决创业精神含义的统一性这个问题,Lumpki
和Dess(1996)首次明确提出了创业导向这个概念。创业导向(Lumpki
Dess1996)把创业精神不仅视为一种意愿、倾向与能力,更重要的把创业精神视为实现这些意愿的一切行动,行动的目的是“新进入”。创业导向就是指那些导致“新进入”的流程、实践和决策活动的行动过程(Lumpki
Dess,1996)。企业(个人)利用已有的资源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新进入”。第一种是“新进入”一个“市场”,通过全新的或者已有的产品与服务进入已有市场,或者新建立一个市场来实现;第二种方式通过一种新的投资行为(Lumpki
Dess,1996)实现“新进入”。二、创业导向的维度与共变性之争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Miller(1983)依据自己的定义把创业精神分为创新性、冒险性和前瞻性倾向三个维度。(1)创新性倾向是指在产品和流程方面倾向于具有创造性、实验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