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进化论第二节传播与社会、文化第三节功能论
章节要点:人类学兴起之初并没有什么成型的理论,主要是一些商人、传教士、探险家以及没有实
际经验的作家所写作的游记或报道。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精致的现代学科,并出现了人类学的第一个系统理论范式:进化论。进化论者认为人类文化沿着单一的直线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文明。作为进化论的代表人物,泰勒和摩尔根也都被尊为“人类学之父”。
然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人类学家发现文化中存在许多变异,无法用单线进化的学说来加以解释。于是,一些新的理论开始产生,着力于解释文化的差异。传播论试图将其归结为文化的采借,认为某些观念和发明通过模仿学习从文化中心向边缘扩散,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周边的文化区域图景。杜尔干则高度强调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的决定性,并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势力强大的法国社会学派。博厄斯等人则高举文化相对论的旗帜,强调对个别文化的研究,注重特定区域内文化特征散布的形态。后来,他的一批学生进一步发展出文化与人格的研究,对国民性格和文化心理展开探讨。
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文化与结构功能研究代表了现实主义人类学的成熟。他们都非常注重田野工作和实地调查,马林诺斯基还基本确立了现代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和规范。在吸收和消化了功能学派基本理论之后,一些新一代的学者对功能论不能解释社会变迁的缺陷表示不满,并提出了不同的修正论。其中,平衡论和冲突论都可以算是新功能论的代表性观点。
2
f第三章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续)第一节自然、结构与符号第二节结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理论第三节后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的重构章节要点:功能主义霸权逐渐瓦解之后,人类学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股强大的重新评估古典进化论思潮,并形成了新进化论学派,其中又以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最为突出。与这些强调生态、能量的学者旨趣完全不同的是象征人类学家,格尔兹和特纳等人将研究的关注点放在了理解公共符号之上。在这以美国为主战场的两大理论学派之外,法国人列维斯特劳斯几乎只手创建了结构主义人类学,并迅速风靡整个人类学界,甚至成为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导理论。经过了20世纪60年代众多的社会运动之后,一些人类学家从马克思那里找到了新的思想资源,先后推动形成了结构马克思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派。在西方社会理论界长期被忽视的马克思主义被重新发现,甚至可以说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