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少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
4
f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当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勿忘勿忘”梁启超给梁思成(建筑大师)的家信中说:“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市容极严整有新意,必须一往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美,再入意大利,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彻底研究了解。”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家训内容的主要特点。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近代家训内容的变化。(6分)27(13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请回答:(1)材料一“私学文化”中的“民本思潮”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表现,并指出服务于“专制主义”的思想主张有哪些表现?(3分)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根源。(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贽独具个性的思想有哪些表现?(3分)并分析材料二所要表达的内涵是什么?(2分)(2)结合李贽所生活的时代,分析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幼弱的主要原因。(3分)
5
f28.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材料二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