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互的一种形式;“互动是课堂的基本事实”(DickAllwright),研究互动是研究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在互动中,学习才可以获得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和可理解性输出的机会,从而促进语言学习,让学习者学得更有成效。社会建构主义模式认为:知识是由个人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课堂互动的结果。建构主义教育家格拉赛费尔德(Glaserfield)认为,教育就是赋予学习者独立思考的权力。教师对建构主义教育最好实践是使用对话而不是向学生灌输信息;教师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概念、论点等,问题留待他们去探究。问题解决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胜任感和快乐,这对促进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
f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交际互动的重要性。2探究课堂提问及其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主要任务有:1、描写课堂提问特征:哪些课堂提问特征、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或阻碍了语言学习和其他素质的发展。2、揭示以上特征是如何对学生语言学习产生作用的,例如:提问类型如何影响学生语言输出的数量和质量。3、对有效性问题的情景设计、与学生思维发展间的关系、与教育教学观念的相关联系、提问的内涵及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上述研究均是基于课堂语料的实证性databased研究,所有研究素材均来自于课堂。教师作为研究者,对自己或同事的课堂提问为进行观察和录音,将课堂录音进行转写、建立课堂语料库,在此基础上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进行各种提问特征的辨认与分析;分析是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等为概念框架;使理论与实证材料相互印证;并以此促进研究者自身的教学反思,改进教学行为。(二)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课堂实录法。(三)研究途径:本课题研究的是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提问,它贯穿于教师的每一节课上,是教师每天都需要从事与思考的工作。全体课题组成员以每天的课堂为主阵地,对每一节课都要有相应的总结与反思。以备课组为单位随堂听课进行个案研究。以各类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为平台,对具体课堂或某节课的某一个段落进行课堂实录,从理论的层面、实践的层面、有效的层面对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加以研究,最后归纳总结,形成本校的教学特色。(四)研究目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