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应维华来源:《丝路视野》2017年第08期
【摘要】本文以杭州市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设置职业认同、身份认同、地域认同和文化认同等四个维度,以问卷的形式于2017年1月在杭州市范围进行问卷调研、实地访谈。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着职业认同偏低、身份认同自卑、地域认同模糊、文化认同冲突等现状。建议从制度、资本、福利、心理、文化等5个层面入手,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现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8171万人,比2015年增加424万人,增长15;在这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中,1980年以后出生者占了近70。根据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在1980年以后且年龄大于16岁周岁,在异地以从事非农产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新生代农民工处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期,社会转型剧烈、体制变革迅速,当他们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之后,在生活、思想、意识、观念、行为等方面都迅速受到了现代城市文明的洗礼,俨然成为城市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接受者、传播者和向往者。但是,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自身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缺失、社会体制排斥及二元文化心理等原因的影响,他们在城市社会融入的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认同危机:既逐渐失去了对乡村社会的认同但却又难以形成对城市的认同。一、文献回顾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学术界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比如王春光从城乡社会空间和群体记忆的互动视角来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职业、乡土、社区、组织、管理和未来等七个方面的认同;他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对制度性身份的认同在逐步减弱,乡土认同也在弱化,但没有形成对流入地城市的社区认同和归属认同。王兴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认同方面陷入了困境: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出现模糊化的趋向,既淡化了乡村认同,也没有建立起城市认同,所以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会对自己的未来会感到迷茫;王兴梅认为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我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当前的农民工管理制度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原因。如果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化解,极易导致他们在行动上产生对抗性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为新生代农民工建立起积极、清晰、稳定的社会认同,结束他们“双重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