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
本章考情分析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为3分,2008年的分值为2分,题型全部为客观题。2009年新教材进行了重大调整。
第一节
法律的一般理论
一、法律规范(P2)、()1、按照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命令性规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范和禁止性规范)。2、按照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强强。行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授权性规范)行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授权性规范)(P3)3、按照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确定性规范与非确定性规确定性规范与非确定性规。范(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二、法律渊源(P4)、()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3、行政法规(仅次于宪法、法律):国务院4、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5、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6、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7、国际条约或协定【例题单选题】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2004年)。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答案B解析(1)选项A属于“法律”(2)选项B属于“行政法规”(3)选项C属于“地;;方性法规”(4)选项D属于“部门规章”;。三、法律关系、(一)自然人的行为能力(P8)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者16-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二)法律关系的客体(P9)1、物2、行为
f3、人格利益(公民的肖像、名誉、尊严、人身、人格和身份等)4、智力成果(文学艺术作品、科学著作、科学发明等)四、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法律事实(P9)、()1、事件(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1)人的出生与死亡(能够引起民事主体资格的产生和消灭,也可能引起人格权的产生和继承的开始)(2)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3)时间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