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基于GIS和网络技术研制了典型地物波谱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记录了10000多条地物波谱,并能动态生成相应的波谱曲线和遥感器模拟波段,实现了波谱数据库与“3S”技术的链接。
22高光谱遥感在国外的发展
自80年代以来,美国已经研制了三代高光谱成像光谱仪。1983年,第一幅由航空成像光谱仪(AIS1)获取的高光谱分辨率图像的正式出现标志着第一代高光谱分辨率传感器面世。第一代成像光谱仪(AIS),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NASA)所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设计,共有两种,AIS11982年~1985年,128波段和AIS21985
f年~1987年,128波段,其光谱覆盖范围为12~24μm。1987年,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研制成功的航空可见光红外光成像光谱仪(AVIRIS)成为第二代高光谱成像仪的代表。与此同时,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竞相投入力量研究成像光谱仪。在AVIRIS之后,美国地球物理环境研究公司GER又研制了1台64通道的高光谱分辨率扫描仪GERIS,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地质研究。其中63个通道为高光谱分辨率扫描仪,第64通道是用来存储航空陀螺信息。第三代高光谱成像光谱仪为克里斯特里尔傅立叶变换高光谱成像仪(FTHSI),其重量仅为35kg,采用256通道,光谱范围为400~1050
m,光谱分辨率为2~10
m,视场角为150°。而于1999年和2000年发射升空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和Hyperio
)都已经成为主要的应用数据来源。
23高光谱遥感的发展前景
美国的行星地球计划(MTPE)和地球观测系统(EOS)计划是全球性的,一直会延续到2014年以后。这些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评价各种地球系统过程,包括水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大气过程及固体地球过程。成像光谱仪(星载)将成为这些计划实施中的关键仪器。但是这种星载成像光谱仪仍会面临重大难题,如卫星飞行的高度和速度能引起从空间测量高质量光谱的困难,为精确的测量光谱、辐射值及空间位置的定标需要新的处理方法和能力。因此,AVIRIS系统和其它航空成像光谱仪将会继续为科研与应用提供高质量的高光谱数据,并用来验证第一代星载成像光谱仪的工作性能。对于现有的航空成像光谱仪技术系统亦需要完善。例如,在传感器方面需要改善其获取数据的的性能,提高图像数据的信噪比,增强机上实时数据的处理能力;在数据分析处理方面,强调大气订正、信息提取技术,要求发展新算法和完善已有的算法,并向构成标准化应用处理算法软件包(工具)方向努力,特别是发展和完善那些针对高光谱海量数据和丰富光谱信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