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增强。因此,较之全色和多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有以下显著优势1蕴含着近似连续的地物光谱信息。高光谱影像经过光谱反射率重建,能获取
f地物近似连续的光谱反射率曲线,与地面实测值相匹配,将实验室地物光谱分析模型应用到遥感过程中。2地表覆盖的识别能力极大提高。高光谱数据能够探测具有诊断性光谱吸收特征的物质,能够准确区分地表植被覆盖类型、道路的铺面材料等。3地形要素分类识别方法灵活多样。影像分类既可以采用各种模式识别方法,如贝叶斯判别、决策树、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又可以采用基于地物光谱数据库的光谱匹配方法。分类识别特征,可以采用光谱诊断特征,也可以进行特征选择与提取。4地形要素的定量或半定量分类识别成为可能。在高光谱影像中,能估计出多种地物的状态参量,提高遥感高定量分析的精度和可靠性。
2高光谱遥感的发展
21高光谱遥感在国内的发展
我国紧密跟踪国际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并结合国内不断增长的应用需求,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着手发展自己的高光谱成像系统。主要的成像光谱仪有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推扫式成像光谱仪PHI系列、实用型模块化成像光谱仪OMIS系列、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制的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C2HRIS和西安光机所研制的稳态大视场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SLPIIS。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CMODIS于2002年随“神舟”三号发射升空,并成功获取航天高光谱影像,其获取影像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共30波段,中红外到远红外的4波段,空间分辨率为500m。2007年10月年发射的“嫦娥1号”卫星已携带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研制的干涉成像光谱仪升空,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二维多光谱序列图像及可分辨地元光谱图,通过与其他仪器配合使用对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及物质类型的含量与分布进行分析,获得的数据用于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从2007年到2010年,我国将组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将携带超光谱成像仪,采用045~095μm波段,平均光谱分辨率为5
m,地面分辨率为100m。我国在积极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像光谱仪的同时,在地物光谱数据技术、高光谱影像分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取得了部分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科院安徽光机所、遥感所等单位对大量的典型地物进行了波谱采集,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地物波谱特性数据库”。1998年,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与遥感中心建立了“典型岩石矿物波谱数据库”,其中包含了我国主要的典型岩石和矿物500余种。20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