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二中高三一模政治科质量分析
一、试题评价选择题:1、信息载体丰富,知识覆盖面较广,主要爱考查了经济常识十一个考点、哲学常识八个考点、政治常识七个考点,基本都是历年高频考点。2、试题设计多为四选二的组合选(有十道题),只有第28、34题为单项选择。3、试题难度骗易。非选择题:38题第(1)小题考查了“发展农业的措施”,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哲学“联系的观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政治常识中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点。试题在设问方面比较典型常见,没有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困扰。第39题考查“扩大内需的措施”和“价值观”也是高频考点,设问也较常见。比较文综的地理、历史试题,感觉政治的非选择题文字字数太多,学生阅读起来要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不利于学生审题作答,有可能使学生作先打其它两科以后再答政治题的选择。二、本校学生成绩评价分析(一)选择题:平均分3667分,最高分48分,最低分4分。学生在24、25、27、28、29、30、31、32题普遍得分,第33、34、35题则得分率较低。具体得失分情况为题号242526272829正答率847979885787789题号303132333435正答率76909364966572第33题有36的学生选B,主要是认为“③中国政府努力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说法是错的排除了,学生认为政府不是执法部门所以不能执法。说明老师平时讲课时忽略了解释“行政执法”,导致学生的认识出现偏差。第34题有29的学生错选D,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不能判断出这个题肢的观点与题无关。第35题有17的学生错选B,不能判断②的观点与客观事实不符需排除。从以上情况我们发现,我校学生在政治常识的选择题失分相对较多,与学生近期把复习重点放在高一高二年级知识点上有一定的关系,这使他们对政治常识的考点有些生疏。(二)非选择题:平均分1619分,得分偏低。第38题和396我校学生的得分均高于市平均分,其中381、383的答题情况较好,因为不能直观学生的答题卷,不能详细了解学生具体的得失分情况,但从评讲中反馈到的信息来看,我校学生主要存在审题方面薄弱环节,如381题,学生受设问中“结合我国当前农村信息需求和互联网使用实际”的干扰,答题产生偏差,设问明明是措施型的题(即问怎样做的题),有部分学生却以原因型的题作答。答题不符合要求,如383用哲学观点答题(题目要求用政治常识答题)。此外学生普遍存在少答、漏答得分点的情况。如382联系观点用不全,如
f3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