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1
科目:物理课程章节:曲线运动教学过程及方法:1.寻找生活中的曲线运动,提出问题。2.猜测物体在经过某一位置(某一时刻)时的速度方向,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得出结论。3.推广应用,提出问题:做曲线运动的条件。4.实验探究,形成结论,分析事例。优点: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做,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而且学案切合学生实际,课件的制作非常实用。缺点:1、本节课老师一直没有板书课题。2、老师教具准备应加以改进。建议:建议老师不会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多用小黑板,以便节省不必要的抄题时间。老师上课是真正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很少,实验班应尽量放手让学生去思考。
听课记录2
科目:物理课程章节: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过程及方法:1、设计验证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和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2、通过对平抛轨迹的分析,培养学生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3、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发现规律;4、分组实验。优点:1、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明确;2、通过训练入手,让学生总结规律,教师评析,符合教学规律;3、语言亲切自然,有亲和力。4、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学生参与欲望强烈。缺点:两个比较法的课件是搜集而来,有缺点,关于竖直方向的比较应该两次的高度不同而不是课件中的平抛速度不同;关于水平方向的比较应该是两次平抛的速度不同而不是课件中的高度不同。建议: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最后没有使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教师未点明),使部分学生感觉本节课没有收获,认为只有具体知识才是收获。
听课记录3
科目:物理课程章节:圆周运动教学过程及方法:1、让学生了解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共性和个性,展示一些物体的圆周运动情景。2、通过生活实例或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运动快慢与转动快慢及周期之别。3、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弧长与时间的值保持不变的特点,进而引出线速度的大小与方向。
f优点:老师在课堂中采用实验演示、多媒体、电脑动画模拟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降低难度。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到“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间的关系”这几个物理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并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缺点:1、学习线速度的概念,应向学生指出线速度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2、练习时应放手让学生做题,老师不应在旁边指点。建议:在讲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