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准时跟我打招呼”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请说说理由。4分
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
f22.文章最后一段说“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三、作文50分23.命题作文请以“身边风景也动人”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100
200
语文试题第8页(共8页)
f语文试题第9页(共8页)
f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C2分【解析】A项,臂bì膀,铁杆ǎ
;B项,派遣qiǎ
;D项,红晕yù
。2.B2分【解析】A项,霄宵;C项,萎委;D项,馨罄。3.A2分【解析】“不耻下问”的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用在这里不恰当。4.B2分【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项,前后矛盾,可以将“不”去掉;C项,一面和两面不能呼应,删去“能否”;D项,语序不当,应为“迎宾、接待、引领、讲解”。5.C2分6.1决眦入归鸟。2谁家玉笛暗飞声,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7.1《骆驼祥子》,老舍舒庆春。2分2生活艰苦,吃苦耐劳,充满理想。8.1先人留下的祖训和直接向父母学习。【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能力。认真阅读三则材料,逐一提取要点,材料一主要讲述了一些
语文试题第10页(共8页)
f家庭仍保留祖训,材料二主要讲述了胡适向母亲学习宽以待人,材料三讲了习近平向父亲学习做人做事,材料二、三都述说了他们向长辈学习,组合回答即可。2选A项,理由:俗语说:家不和被人欺,家人一条心,泥土也能变成金,家庭和睦是兴旺的基础。选这横幅,可时时提醒家人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才会有幸福感。【解析】回答理由时要理解各项内容,抓住其中关键词,说明其所表达的含义及对家庭生活的意义,三条横幅表达的主要含义分别是“和睦”“勤奋”“孝顺”。任选一项均可,选项与理由要统一,意合即可。3上联:长辈言传身教明祖训二、阅读理解45分9.描写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穷途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10.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体现奉献精神。二【注释】①斛:容量单位,古代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一斛。②次第:依次。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