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方法初探
现今,以能力为本位的新型职业教学模式,已被一些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其中较典型的是德国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也出现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雏形。目前,这种教学法在一些学校试点成功后,逐渐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那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教学模式的创新“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指从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出发,全面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接受职业培训的过程中,能系统地在创造性思维能力、收集专业技术信息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市场人才需求、技校培养标准、学生的学习愿望、学生自身的基础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组,按层次进行重点培养,实施“双元制”教学及“一体化”教学;根据企业人力素质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围绕目标设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实行模块化教学;然后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来组织教学。在教学中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把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融为一体,使技校生在学好必备的文化及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接受较多的实践性教学训练,培养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岗位工作适应能力。这种关键能力的锻炼将会使技校生素质更高、能力更强,
f使职业教育有新的目标和方向。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三、教学理念的创新“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挑战传统教学理念,实现了五种转变。1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职业教学模式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所谓的“三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学常常是“满堂灌”,使学生学得吃力,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如使用Authorware制作交互型课件时,教师要求每组学生自己制作课件,并把不同类型的课件通过投影仪演示出来。为了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学生们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准备,并且使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网络、扫描仪、数码相机等收集文字、图片,同时运用Photoshop等软件对图片进行加工、整理。当一个个新颖活泼的课件在师生面前演示的时候,没有人不为之惊叹,学生竟然有这么大的潜能。如果不是创新教学方法,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又怎能发挥得如此淋漓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