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概况
调研报告
谢健
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这种现象称为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县的水土流失现状1、水土流失分布惠民县地处黄泛平原侵蚀区,土壤侵蚀风蚀、水蚀兼有,交替进行。冬春季以风蚀为主,到夏秋季以水蚀为主。以风蚀为主的水土流失区主要分布南部风沙区,包括大年陈、姜楼、李庄、清河镇魏集和沙河流域的麻店6个乡镇。以水蚀为主的水土流失区主要分布我县的沙河流域和沟盘河流域,包括孙武镇、石庙、何坊、皂户李、淄角、辛店、桑落墅、胡集等8个乡镇。
f按土壤侵蚀四级标准划分,全县微度侵蚀7767km2,占总面积的568;轻度侵蚀203km2,占总面积的149主要分布在惠民县的沟盘河流域和沙河流域中度侵蚀303km2,占总面积的222强度侵蚀82km2,占总面积的622,分布在徒骇河流域。
其中中度侵蚀占本流域版图面积的381,主要分布在清河、魏集、胡集镇南部。
强度侵蚀占本流域版图面积的154,主要分布在大年陈、姜楼、李庄三个乡镇的引黄渠首区域。
其中微度侵蚀视为正常流失,则全县土壤侵蚀总面积为588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31。
2、水土流失成因
1自然因素惠民县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微有起伏,整个地形构成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由于黄河在历史上的历次决口泛滥,导致了县境内岗、坡、洼相互交布,主要地貌为决口扇形地、砂质垄岗、沙滩高地、微斜平地、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等。惠民县属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阴雨,冬季寒冷少雨雪。多年平均降雨量573mm且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767。全年风向以西南风为主,冬季西北风和东北风较多,多年平均风速3ms,平均最大风速168ms,历史最大风速295ms(1997年8月20日)。超过临界起沙风速天数63天,且近几年沙尘暴天气呈上升趋势。
f惠民县有三个土类。潮土类:其特性是土层深厚,肥沃度高,是惠民县主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盐土土类:明显的特征是表层积盐,缺苗在五成以上,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