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管理、公司直营等模式,加强项目管控,提高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真正走向实体化。
f其次,营改增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促进了创业和就业。评估报告指出,营改增后小微企业普遍减负,催生了大量市场主体,提高了新创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促进创业和就业。
再次,营改增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新业态融合发展,培育经济新动能。营改增通过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商品和劳务流通中的重复征税,可以改变大部分生产型服务业内化于第二产业内部的情况,促进研发、设计、营销等内部服务环节从主业剥离出来,成为效率更高的创新主体。评估报告以营改增试点改革最早的上海地区为例,上海市第三产业占比从改革前一年(2011年)的58上升到2016年的705。
推动改革不断深化“总体看,营改增试点改革是一项成功的改革,其预期改革目标都基本上得以实现。”评估报告认为。同时,评估报告也指出了当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增值税抵扣链条有待全面打通、现行税率档次过多、服务业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过高、部分行业政策有
f待完善和明确等。“营改增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刘尚希表示。
实际上,营改增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明确,下一步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推动改革不断深化。
在简并税率方面,评估报告建议,下一步应结合试点运行情况、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及企业的承受能力,在整体税制结构优化的基础上,适当简并增值税的税率档次,且对大部分应税货物、劳务和服务都应按照标准税率征税。
为提高服务业一般纳税人占增值税纳税人的比例,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税额抵扣和征管的“链条机制”,平衡增值税新老纳税人之间的负担,评估报告建议,可结合原增值税纳税人的认定标准,适时降低服务业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将更多的服务业企业纳入增值税抵扣链条。
同时,评估报告还对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简化纳税申报流程和业务办理程序,研究制定各营改
f增试点行业税收管理规范;完善网上办税,加强营改增的信息化管理;完善和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等等。
评估报告还建议,加快推进增值税制度立法。“增值税立法先要厘清改革思路,应立足长远发展,通盘考虑中国税收制度体系的选择和设计。在增值税立法前,应全面梳理相关税收政策,加以归类、整合,并根据形势变化和政策本身的施行效果加以取舍、修订,以有利于税收征收管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