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诗经》中的爱情诗
作者:吴竹云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07期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发展很早的一个标志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诗经》305篇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国风是其中的精华收录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共160篇而这些民歌中价值最高的则当属爱情诗了国风中的爱情诗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成就。爱情可谓是文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文学史上的这一主题应该是《诗经》开创的。《诗经》中的爱情诗的主人公基本上是对爱情有着强烈追求的青年男女。这些诗篇毫不掩饰地歌唱了人们心中的爱情及渴望它们表达了我们的先民们最朴素真实的爱恋使后来许多封建学者感到很头痛。这些诗的存在是对古代人类的爱情观、婚姻制度、民族风俗的有力的见证。而我们在品读《诗经》中的这些至今仍脍至人口的爱情时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有许多爱情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共同的地点水边。
说到《诗经》中的爱情诗就不能不提到《关雎》了。《关雎》是《诗经国风》的第一篇也是《诗经》305首的第一首。《毛诗序》以为此诗是吟咏“后妃之德”现代研究者多不信此说认为是描写恋爱的作品是一首炽热感人的情歌。诗的开篇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河之洲即水中可居之地。在河边漫步的公子哥听到关关的鸣叫由水鸟的双双对对联想到自己的终身大事于是想起了那位“窈窕淑女”可女孩子的心就像那左右浮动的荇菜不可捉摸又哪里能轻易追求得到呢所以只有日夜思念白天食不知味无心做事夜晚则“辗转反侧”终于让“寤寐思服”的君子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琴瑟友之”。如此美好的一个女子其情趣也定然是高雅的于是我们的主人公就用弹琴鼓瑟来增进友谊终于打动了姑娘的芳心于是快快乐乐地敲着钟打着鼓热热闹闹地完成了他们的终身大事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这乃属于典型的东方式的、我国传统的恋爱观即他所盼望的是同淑女成为夫妇而不仅仅是作为情侣这固然有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却也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特色。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起兴。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此诗以雌雄相依的雎鸠兴淑女应配君子这一对在河洲上互相依偎着一唱一和的水鸟自然会引起未婚青年男子迫切寻找淑女以为配偶的强烈意愿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