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MTI)姓名:陈宗誉(口译)12013090318日期2014.629QQ:744784471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差异
摘要:人类的交际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得以实现,而在国际化的环境中,不同的文化群体得到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语言交际的不顺畅更加凸显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本文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特点及其分类等方面对非言语交际进行分析概述,并结合实例对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突出了非言语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重要性。
关键字: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非语言行为;差异
一、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在当下这样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环境中,全球化进程势不可挡,拥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得到
了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文化上的冲突。人类的交际通过两种渠道来实现:语言交际verbalcommu
icatio
和非语言交际
o
verbalcommu
icatio
(王晓晓,2008)。在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交际任务。
然而,在交际双方相互不懂对方语言,不能依靠语言交际进行沟通的情况下,由于“因为人类是同一个物种,拥有相同的遗传基因,从而针对不同的情绪(例如,恐惧、快乐、惊讶、厌恶、悲伤)产生相同的面部表情”(Samover,2009:249250)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f就更能够得以体现。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可
以被分为四种体态语Bodyla
guage,包括服饰、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目光语以及其他可以传递信息的肢体动作;副语言Parala
guage,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等等;客体语Objectla
guage,包括相貌、体味、衣着、打扮、随身物品、家具和车辆提供的交际信息,环境语E
viro
me
talla
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等)和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前两种称为‘非语言行为’,后两种称为‘非语言手段’。”(王晓晓,2008),其中“非语言行为”往往能够给予交流双方更加直观的感受,接下来我就结合一些实际的例子对“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进行分析。
二、非语言行为非言语行为是指言语之外的一切表现形式,如:眼神、手势、身势、头部动作、面部表
情、身体距离、沉默等。跟语言一样,这些行为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同一个动作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非言语行为有两个特性,一是生物性,二是社会性。“所谓生物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