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对【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答案】对【解析】略。6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功能。【答案】对【解析】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7师德行为的选择仅仅受外部条件的制约。【答案】错【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不仅要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还要受到教师个人的主观内部条件的制约。
9
f8教师职业良心同教师权利相联系,并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劳动中表现出来。【答案】错【解析】教师良心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对自身所承担义务的正确认识和深刻体验而形成的一种内心信念,也是外部的义务要求内化为教师内心的道德要求和个人品质的结果,并通过教师的劳动体现出来。9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性。【答案】对【解析】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等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性。10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答案】错【解析】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11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答案】错【解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点。
10
f12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答案】错【解析】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13教材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答案】对【解析】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14学习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常考【答案】错【解析】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德育要求与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答案】错【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6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11
f【答案】对【解析】实物直观虽然真切,但是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而模像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因此,一般而言,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