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5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在学习三角形的全等时,教师应该从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出发,引出全等图形进而引出全等三角形。通过直观的理解和比较发现全等三角形的奥妙之处。在经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等探索中激发学生的集合思维,启发他们的灵感,使学生体会到集合的真正魅力。
12
f一.知识框架
第十二章轴对称
二.知识概念
1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性质:(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5)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6等边三角形角的特点: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7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8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9.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内容要求学生在建立在轴对称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对生活中的图形进行分析鉴赏,亲身经历数学美,正确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的性质和判定,并利用这些性质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第十三章实数
一.知识框架
实数
整数负自整然数数01
122
有理数分数小数负正分分数数1122
3
3
2整数、32
3
有限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无理数负正有有理理数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13
f二.知识概念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义可知,只有当a≥0时a才有算术平方根。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根等于a,即x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