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能源2排放量、单位2排放、单位发电量2排放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说明我国仍处在高碳生产阶段,生产环节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我国人均工业和建筑2排放量远高于世界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说明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生产仍是经济增长主导力量。根据石油公司发布的《2010年世界能源统计》,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达到311亿吨标煤,如果加上香港的能源消费,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在2009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的同时,中国化石燃料产生的2排放量仍比2008年增加了9,达到75亿吨,成为第一个2排放量超过70亿吨的国家。因此,我国面临越来越紧迫的碳减排压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如何落实的问题。表一显示,我国人均2排放量和交通领域人均2排放量都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说明我国居民现行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我国的消费水平具有绿色和环保消费的开拓空间。如果依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去发展,则将同样沦入高消费和高排放的消费模式,这与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显然是不一致的。表一低碳发展主要指标国际对比2007年国家区域单位一次能源排放量单位排放,2000年人均排放人人均工业和建筑排放人人均交通领域排放人单位发电量排放中国736064581427310758国家平均56504109715992990448全球平均575047438865100450744中国中小企业201011产业纵深我国推进低碳经济的尝试中国政府和主要城市对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做出了不懈努力和实践。
f2009年,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明确承诺,2020年单位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这一承诺为近期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设定了明确方向和目标。十一五时期政府提出了单位能耗比十五时期降低20,采取了十大重点工程、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新能源汽车等措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2排放。2008年科技部启动了十城千辆计划,在城市大规模推广使用新能源和电动汽车,成为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许多城市明确提出低碳发展,更多的地方则把低碳经济、低碳发展写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开始启动。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选定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试点。保定提出中国电谷低碳保定目标,上海在世博会期间践行低碳世博。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启动了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确定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