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与创业教育》教学大纲职业规划与创业教育》
编写:形势与政策教育教研室编写时间:2009年8月2009200审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审定时间:2009年9月4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职业规划与创业教育课程代码:02111025学时:14学分:1开设学期:第一学期开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授课对象: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指导后续课程: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各相关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二、开课意义大学生就业市场化,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的一生意义重大,大学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是实现完美人生的重要条件。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大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同时,主动接受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可以正确理解就业形势,准确把握就业政策,及时获取就业信息,促进正确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的树立,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本课程能使大学生具备运用社会学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应聘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其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有力的道德支撑。三、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是本科各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创业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根据以上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理解、掌握职业规划
1
f和创业的基本概念、一般原理与方法,能够积极参与课程案例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按时提交书面作业。在课程讲授中要结合课程的实践性要求,以案例教学为基本形式,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按照学校核定课时,本课程总学时为14学时,每周2学时,行课7周。行课完毕后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考核。内容共分七讲(每讲2学时):第一讲导论一、课程介绍(一)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含宗旨目标及考核、要求)(二)职业生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