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MOSFET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上拉电阻,再经MOSFET到GND。IC内部仅需很下的栅极驱动电流,因此漏极开路也常用于驱动电路中。3推挽输出在功率放大器电路中经常采用推挽放大器电路,这种电路中用两只三极管构成一级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两只三极管分别放大输入信号的正半周和负半周,即用一只三极管放大信号的正半周,用另一只三极管放大信号的负半周,两只三极管输出的半周信号在放大器负载上合并后得到一个完整周期的输出信号。
f推挽放大器电路中,一只三极管工作在导通、放大状态时,另一只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当输入信号变化到另一个半周后,原先导通、放大的三极管进入截止,而原先截止的三极管进入导通、放大状态,两只三极管在不断地交替导通放大和截止变化,所以称为推挽放大器。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也可以从负载抽取电流4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在嵌入式接口的相关应用中经常提到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顾名思义,上拉电阻就是把端口连接到电源的电阻,下拉电阻就是把端口连接到地的电阻。虽然电路形式非常简单,然而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在很多场合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简单的说,上拉电阻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输出信号的驱动能力、确定输入信号的电平(防止干扰)等,具体的表现为:l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l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搞电平值。l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l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l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l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l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l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l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l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5嵌入式微控制器的IO配置上面介绍了嵌入式系统接口设计中相关的接口电路和概念,嵌入式微控制器的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