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困惑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阐述:“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并突出地表现为专业教师短缺,教学设备不足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不能适应当前美术教育的发展。于是,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的我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便产生了种种困惑。
困惑一:农村小学美术专业教师成了全职教师。在农村的山区学校,目前存在缺教师的现象,领导为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一个教师要承担多科教学,这样的安排给美术专业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弊端。美术专业教师成了他所教班级的班主任、语文、数学等所有学科的科任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其它考试科目拿到高分,则剥夺了学生的美术学习,而利用美术课复习其它学科的知识,所以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正常开设是得不到保证的,更谈不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困惑二: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开展。农村小学开设美术科目,但没有专职教师教学。有的学校在没有专职教师的情况下,就随便找一些对美术有兴趣的教师来代课。由于没有接受任何专业基础美术教育学习,其教学效果显然
1
f可知。即便有专职教师也不予重视,这不但阻碍了教师价值的发挥,而且还浪费了教学资源,使得应有的教学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配置。甚至认为美术学科只是语数等学科的附属科,是学生语数紧张学习的调节剂,上与不上、上好与上不好都没有关系,与评估学校整体教学效果无关系。所以在美术教师安排上都是年龄大、教学水平比较低的后勤人员来担任,看着孩子别打别闹,活动活动或随便画一幅画调节调节情绪而已,造成学生在美术欣赏、艺术品味提升、表现创造能力的培养上大打折扣。
困惑三: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设备缺乏。农村小学没有专用的美术教室,教师常用必备的示范工具、材料微乎其微,多媒体教学设备更不尽人意,由于没有电化教学设备,美术教材自带的教学资源无法使用,更谈不上教师去开发新的现代化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更是一句空话。困惑四:农村小学学生美术材料缺乏。由于山区学生的家庭条件差,经济不宽裕,大部分学生买不起或是买不到各种绘画工具和美术材料,手中只有几只铅笔进行单调表现,这样的画面怎能达到美术教材中五彩缤纷、色彩鲜艳的作品;这样的学习又怎样能激发学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