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课准备部分的新尝试【摘要】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仅占全课总时间的20左右,准备部分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本文从分小组让学生自己带准备活动的可行性、优点、步骤、注意事项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找到一种新的带准备活动的方式。【关键词】可行性素质教育新课改网络资源实践能力创编步骤安全性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仅占全课总时间的20左右,它在课的结构中不占重要地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课前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更是避免受伤的重要一环。准备部分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而不应以“绕某场地慢跑一周、再做几节徒手操……”等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方式简单的应付。我认为现在的体育课准备活动应该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何做到以上要求,改变现行体育课常规教学中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组织编排缺乏新意的现状,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分小组让学生自己带准备活动。通过教师的前期引导,并带动学生共同努力,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不仅能按教师要求完成教师安排的
f准备活动,而且还积极投入到对准备活动的创编中。并且在后续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形成了一个个学习团队,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以前,特别是那些以前的体育后进生更是逐渐的喜爱上体育,积极参与到体育课所有的体育活动中来。一.分小组让学生自己带准备活动的可行性。1符合素质教育、新课改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教育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方式。分小组让学生自己带准备活动,利用准备活动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让学生更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能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自我表现以及领导和指挥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2学生展现个性、展示个人能力的需要。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现在的中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性,他们的表现欲望强,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展示、个人能力得到体现。在体育教学中,创新和个性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个性发展往往决定创新能力的提高,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个性,每个人都有对问题的不同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