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数据接受塔,像移动通讯一样,监测全线有无人、牲口等进入,这是无线监控。轨道上还设有有线监控。铁轨上几毫米的变形和下沉,都看得十分清楚。一旦前方有不速之客侵入铁路,监控系统会立刻指令列车自动停车。在安全防灾监测系统上,高速列车对侧风比较敏感,一般在每秒15米侧风条件下会采用降速的办法,从时速350公里降到250公里。在长达700多公里的路段上设有融雪装置,铁路冻到一定程度,这个装置就会自动启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中国的高铁技术相对于德国、日本等有三个优势。“一是从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到客车制造等方面,中国可以一揽子出口,而这在别的国家难以做到。二是中国高铁技术层次丰富,既可以进行250公里时速的既有线改造,也可以新建350公里时速的新线路。三是中国高铁的建造成本较低,比其他国家低20左右。”2012年将有36条客运专线根据铁道部公布的数据,到2008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8万公里,复线率达到362%,电气化率达到346%,旅客发送量达146亿人次。未来中国铁路发展规划着眼于发展高速客运;发展重载货运;完善路网布局;完善点线配套;提升机车车辆现代化水平以及加大信息化应用这六大重点。据了解,到2012年,我国将有36条客运专线投入运营,总里程将达13万公里,基本建成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未来,中国将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除乌鲁木齐、拉萨、海口以外,绝大部分省会城市都将被纳入这个快速交通圈。北京交通大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红昌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从建设的实际和规模看,中国全面高铁化偏早。他认为当前来讲,最重要的是客货分线,缺的是运输力,并不是缺高速客运专线,客运专线可以建,但是速度不一定要很高。客运专线盈利也有难度。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20062007年,中国铁路实施了第六次大提速,中国铁路系统掌握了既有线提速200250公里每小时的成套技术。动车组运营速度已达每小时250公里。
f20052008年,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系统解决了制约速度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最高运营时速提高至350公里。标志着我国系统掌握了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我国高速铁路技术从此跨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20082011年,武广、郑西、哈大等客运转线持续运营时速350公里。武广客运专线的建设,形成了中国高速铁路体系的标准。京沪高速铁路最高运营时速380公里。武广专线的列车,有50是在高架桥上运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