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
水污染防治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水量日益增加,而水资源由于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水质日益恶化。我国水资源70%被污染,3亿人在饮用不清洁水,19亿人饮用水含有害物质。因此,正确认识中国水资源的特点,合理开发利用,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水污染的来源
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很多,具体有几个方面。1、工业污染源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新鲜水,排出废水,其中夹带许多原料、中间产品或成品,例如重金属、有毒化学品、酸碱、有机物、油类、悬浮物、放射性物质等。不同工业、不同产品、不同工艺过程及不同原材料等排出的废水水质、水量差异很大。因此,工业废水具有面广、量大、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的特点。工业污染物如不加妥善处理就大量排入水体,必然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2、生活污染源人们在生活过程中排出大量的污水,如厨房污水、粪便污水、洗涤污水等。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占70、病原菌、寄生虫卵等,排入水体或渗入地下将造成严重污染,生活污水的水质成分呈较规律的变化,用水量则呈较规律的季节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其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质成分有所变化。3、其他污染源雨、雪水淋洗大气中的有毒污染物、冲刷地面污染物后进入水体;农田施用的农药、化肥以及牲畜粪便等农村污水流失到水体中均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此类污水具有面广、分散、难于收集和难于治理的特点。
二、水污染防治对策
(一)、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1、宏观性控制对策首先在宏观性控制对策方面,应把水污染防治和保护水环境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合理进行工业布局。工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应按照“物耗少、能源少、占地少、污染少、运量少、技术密集程度高及附加值高”的原则,限制发展那些能耗大、用水多、污染大的工业,以降低单位工业产品或产值的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负荷。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达到既促进经济发展,又降低污染负荷的目的。2、技术性控制对策.技术性控制对策主要包括:推行清洁生产、节水减污、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工业废水处理等。在工业企业内部加强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是防治工业水污染的最重要的对策与措施。这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水污染,取得显著的环境效益,而且还可以带来巨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