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能”)
24.(1200分)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
第5页(共28页)
,说明像与物的大
f小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
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25.(1000分)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像与广告牌(2)记录(选填“在”或“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的位置;的距离。。(选填“秒
(3)量出小明的位置与
(4)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表”、“刻度尺”)
(5)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之一)
26.(600分)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第6页(共28页)
f了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27.(100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1图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cm。
(2)如2图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地烛焰像?为什么?答:。、的
(3)如3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