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酸盐、阿司匹林也可使本试验结果23参考值阴性23临床意义尿胆红素阳性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病毒性(或中毒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其他肝病。3酮体31原理在碱性条件下,亚基铁氰化钠与尿液中乙酰乙酸作用,产生紫色放映,其颜色深浅与酮体含量有关。本法检测范围为微量(±)约09mmol弱阳性()约17mmolL阳性()约86mmolL强阳性()约172mmolL,最强阳性()约111mmolL32注意事项321本法只检测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不与丙酮或或B丁酸反应,故与传统的化学法结果略有差异。检测敏感度为0510mmolL。322不同病因引起的酮症,其酮体成分有所不同。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患者中,主要酮体形式是B丁酸,乙酰乙酸很少或缺乏。因此,干化学分析可出现假阴性结果或对总酮体量的估计不足。相反,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缓解之后,乙酰乙酸含量反而比初始急性期增高。323乙酰乙酸受热易分解成丙酮,故尿液标本宜及时送检。324尿液含量有大量色素或大量左旋多巴代谢产物时,可导致假阳性结果。33参考值阴性34临床意义尿酮体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剧烈运动、营养不良等。4相对密度41原理高分子电解质共聚体的解离常数(pKa)随尿液离子浓度而变化,离子浓度越高,其酸性基团(H)解离越多,H可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通过溴麝香酚蓝的颜色改变,显示尿液的相对密度值。尿液中离子浓度较低时,呈蓝绿色,离子浓度升高则转向黄绿色。42注意事项421电解质共聚体有多甲乙烯酸马来酐和甲氧乙烯顺丁烯二酸两种,后者更为常用。本法检测范围从1005开始,每隔0005递增,至1030止,低于前者或超过后者,报告“≤1005”或“≥1030”。422干化学分析测定尿液相对密度不受葡萄糖含量的影响,但对尿中蛋白质较敏感。尿中蛋白质含量每增加1,则尿液相对密度增加0003。
f另外,X线造影剂可使含防腐剂的尿液相对密度增加到1050。本法受尿液pH值得影响较大,pH≥65时,应在测定结果上增加0005作为因尿液pH值影响的补偿。424干化学分析尿液相对密度检测范围为10051030,新生儿尿液相对密度在10021004之间。425由于本法检测结果的数据间隔较大,对尿液相对密度过高或过低的标本检测不够敏感,因此,仅限于筛选试验。本法的参比方法为折射仪法。43参考值正常人尿液相对密度主要受尿液中所含氯化钠和尿素的影响。通常饮食条件下,尿液相对密度波动在10151025之间。44临床意义病理状态下,尿液相对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