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荒”、“煤荒”和“油荒”一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热点,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瓶颈问题。解决好能源问题,这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本文将能源的开发、生产、运输和利用的四个流程按供需两个方面来分类,用来探索中国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开源节流的政策建议,希望对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有所裨益。关键词:能源能源研发能源结构核能消费结构一、能源供给不足导致能源短缺(一)我国人口众多,能源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是能源生产大国,更是人口大国,人均能源占有量非常低。2000年,中国一次商品能源人均消费量为901千克标准煤,相当于美国的8%,OECD平均值的1/7,世界平均值的44%。2000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人均年用电量为132千瓦,仅为美国4196千瓦1999年的3.1%。2003年,我国煤炭生产达16亿吨;石油生产17亿吨;电力生产方面,全国总装机容量达到385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全国累计发电190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全国6000千瓦以上电厂设备利用小时数达到5250小时,比2002年增加390小时。但我国的人口已经突破13亿。因此,尽管煤产量达到历史最高,但发电用煤紧张现象却未见缓解;尽管进口油品1亿多吨,但部分地区缺油现象依然存在;尽管电力生产已是开足马力,但还是出现大规模的拉闸限电的局面。(二)我国对能源的研发投入不足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投入大量资金技术于传统能源利用,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而且更加注重新型能源和洁净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的开发利用。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研发投入则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以2000年为例,全国能源R&D经费按项目统计为4478亿元,其中政府资金为477亿元,占总投入的1065%,占GDP的00068%,这远远低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日本0.088%、芬兰0.0470%、法国0.0460%、瑞土0.046%o、荷兰0.0380%、瑞典0.0310%和澳大利亚0.0290%。研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我国现阶段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水平低。按2002的标准,中国太阳能发电只有8.8MW,风力发电182MW。这里着重分析核能发电。核电是清洁能源,它正与水电、火电一起成为支撑世界电源的三大支柱。到2003年底,全世界核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在全球供电量中核电所占比重为16%,同期我国已建的核电站装机容量仅为890万千瓦,占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2%左右。2000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