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晕厥的鉴别诊断晕厥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自限性意识丧失。可完全自行恢复,是由整个大脑短暂的低灌注引起的。10~30岁和70岁以上是晕厥的两个发病高峰期。
一、晕厥的原因及分类
(一)神经介导性晕厥
最为常见,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从而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整个大脑短暂的低灌注。
1分类
(1)血管迷走性晕厥,由情绪(如恐惧、疼痛等)和直立体位引起。
(2)情境性晕厥,如咳嗽、打喷嚏,胃肠道刺激,排尿,运动后或餐后均可引起。
(3)颈动脉窦性晕厥,如穿紧领衣物,突然转头等。
2临床表现
晕厥病史长,无心脏病史,可有颈动脉窦受压的诱因,多发生在长时间站立或拥挤、餐后或运动后,晕厥常伴恶心、呕吐。
(二)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
与交感神经反射通路传出受损有关,多发生在起立动作后,晕厥时血压降低。
f1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如多系统萎缩、没有自主神经异常的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
2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如糖尿病、尿毒症和脊髓损伤等。
3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如酒精、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和抗抑郁药物等。
4血容量不足,如出血、腹泻、呕吐等。
(三)心源性晕厥
1心律失常性晕厥,包括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交界区功能异常及植入设备功能障碍)、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伴预激综合征、特发性或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2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病因包括心脏疾病(心脏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肿物等)和其他方面(如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紫绀性先心病等)。
二、晕厥患者的评价
首先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治疗;其次识别患者潜在的疾病风险。
(一)初步评估
1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包括立卧位血压)、ECG。
f2年龄40岁者,建议首先进行颈动脉窦按摩(CSM)。
3已有心脏病或怀疑此次晕厥与结构性心脏病或心血管事件有关,建议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4疑有心律失常性晕厥者,应给予适时心电监护。
5与体位有关或疑有反射性晕厥者,应行有关检查,如仰卧站立位试验和(或)直立倾斜试验。
6疑有非晕厥性短暂意识丧失(TLOC)时,应作神经系统、心理方面检查。
三、晕厥患者的检查方法
(一)按压颈动脉窦(CSM)
是诊断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有效、简便的方法。对于≥40岁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需常规进行按压颈动脉窦的检查,单侧按压5~10s(一般需2次)。阳性标准为BP下降50mmHg,或RR间期3s。颈动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