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三则
663312云南省广南县篆角乡中心学校陈福光
学生“减负”学生“减负”教师肩上的担子不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举国上下部把学生“减负”问题视为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有人这样说:“现在学生减负了,教师的工作轻松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至少是片面的我不赞成。“减负”了,学生不必整日埋头于书堆,也不必苦苦修行于题海;教师不必再用早、午、晚的时间和牺牲“双休日”去给学生加班补课,也不必去为漫天翻资料到处找考题而操劳。就此看来,老师肩挑的担子是比过去轻了些。但你是否想到:现在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要在“减量”不“减质”的前提下去发展学生的个性,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去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在减少课时,减少学生作业量的同时,通过开辟第二课堂来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实现培养目标。这对我们每位教师,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绝对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新世纪、新形势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如果当老师的能力平平,素质一般,那如何谈得上“师高弟子强”呢?要给学生每人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口永不干涸的井。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教师的综合能力上不去,整体素质提不高,根本就不行教师在工作之余,如果不加强学习,不设法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就难于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迟早要被挤下讲台,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当教师的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学生“减负”教师肩上的担子并不轻。
教师应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学生若没有作为起点和基础的创新灵性,就不会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免不了还会用上一些扼杀学生创新灵性、破坏“宝
f贵财富”的“传统”的做法。我曾在某教育刊物上读到这样一个课例:有位教师问学生冰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了水,有的学生说变成了小河,有的学生回答变成了春天。结果,回答变成水和小河的学生受到了表扬,回答变成春天的学生则被老师训斥为“胡说八道”。这位教师的做法确实令人悲哀学生中唯一有创新灵性的孩子被他狠狠地打击了一气。这一番打击的后果如何或许这个世界上就因此而少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实施素质教育”这难道是喊喊口号吗非也。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振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