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作者:杨维凤来源:《消费导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2015年,我国区域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分化态势。随着三大战略的实施,我国形成了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的空间战略格局。2016年,随着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会呈现六大特点:区域结构调整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形成区域增长新动能;在更高层次的开放中谋求区域内化式红利;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贫困区域加快发展;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结构调整动力创新2015年,我国区域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分化态势,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增速优势逐步缩小,东北地区与其他区域板块间的增速差距进一步加大。“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加快推进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格局更加清晰,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形成了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的空间战略格局。展望2016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将在分化调整中保持低增长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与此同时,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在长时期内将仍然存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将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我国经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转型、改革、增长高度融合的特点尤其突出,区域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我国将继续实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会呈现以下特点:(一)区域结构调整加速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强调了经济结构比整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更重要,结构调整是一种大逻辑、大格局和大趋势,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各区域普遍面临结构性的矛盾,随着改革的深入,各区域将会针对问题,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进行结构调整。随着结构性改革的开展,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排放结构将会发生变化。投资从传统产业向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转变,投资效率提高,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产业结构更多依靠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过剩产能出清将有实质性进展,为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赢得空间。随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