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刊登学生们的优秀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还可以加强校园广播,向全校学生征集读书体会的稿件等,从多方面加强课外阅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3加强图书馆建设。
在图书馆的建设上,高中学校应积极向高校的图书馆学习,加大管理力度,延长开馆时间,使图书馆的管理更加专业化,更加人性化。此外,图书馆在书籍的选择上应更加从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出发,从其需求的层面出发,选好书、选新书,配备多样化的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书籍、报刊、多媒体材料等,给同学们创造一个除教室之外的第二个轻松的读书环境。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书中也提到“我已经写到过,我们学校里有一‘思考之室’也就是阅览室。这是学生集体看书的地方。高年级学生到这里来阅读推荐的书籍并且做摘要。”3
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魏书生多次说过:“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让他的学生喜欢读书,即使什么也没有做,他就成功了一半”。的确,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学生都培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的读书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语),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遥远目标了。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指导阅读方法。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这样做可以积累作文素材,提高写作能力,所谓厚积才能薄发,一篇好的文章必定是大量的阅读积累的完美呈现。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引导学生们写好读后感。另外,除了学校给同学们提供较大的平台之外,教师可以在教室的一角设立《读书园地》,定期把同学们的读后感、读书笔记等展示出来,或者把同学们的优秀作品抄写在黑板报上。还可以定期举行读书交流活动,如小组之间的读书交流、全班的读书交流等,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形成一种良好的集体读书氛围。
从语文教本中延伸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课本只是语文学习的例子。如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背景时,可以把《红楼梦》的前五回介绍一下,激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并可以顺水推舟的向大家推荐《红楼梦》,有了前面课文的铺垫,同学们就会慢慢的走进名著的世界,自然而然的走进经典作品的天堂。
三、教师不断进行课外阅读,提高个人素养
由于教师的职业特性,教师必须多读书,不断增强其专业素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好的教书育人。“不仅老师要引导学生读书,老师自己也要读书。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校长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