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优化隔代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昆铜中心幼儿园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一)、从我国隔代教育的现状出发)、从我国隔代教育的现状出发半年前的“六一”儿童节期间,一项在全国范围内调查“隔代教育”的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这就使得隔代教育已成了家庭幼儿教育中的一种很自然、很普遍的现象。虽然,隔代教育本身有一定的优势:祖父母们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可以弥补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经验不足,发挥祖辈的经验优势;由于没有工作的压力,祖父母在心态上比工作紧张的年轻父母要平静得多,比较有耐心去培养和教育孩子;老人特别喜欢和孩子玩乐,易与孩子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良好的感情基础。但是,我们从诸多儿童心理咨询个案中发现,隔带教育方式也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变异,产生心理问题,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惧症、性格怪异化、心理脆弱化等。(二)、从时下隔代教育影响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从时下隔代教育影响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从时下隔代教育影响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至5岁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88的幼儿有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多动、坐立不安,25的幼儿偏食,22的孩子性情古怪。数据告诉我们,我国当前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而幼儿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我们说,由于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有差别。另外,祖辈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也带有老年人的特点。因此,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和谐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2)过分保护扼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加了孩子的依赖性,容易使孩子变得更加娇气。(3)祖.辈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影响孩子创新个性的形成。(4).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使孩子错失了形成诸如爱劳动、谦让等优秀品质的良机。、从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的角度出发(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