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的危险性分析
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的危险性分析
氰化钠属剧毒危险化学品,主要用于冶金、电镀、医药及一些精细化工生产。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是我国研究开发的生产工艺,为目前国内部分中小企业所采用。由于该生产工艺中采用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或剧毒有害物质,生产操作中潜在的危险性较大,加之有些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设备简陋,人员素质低下,事故隐患很多。因此,有必要对其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
一、生产工艺简介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工艺流,主要原料为轻油(或汽油)、液氨和烧碱。产品为液体氰化钠(简称液氰)、固体氰化钠(简称固氰)。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氰化氢气体的制备与净化、液氰制备、固氰制备。1.氰化氢气体的制备与净化液氨经汽化器汽化后与汽油在文丘里管中混合,然后通过预热器加热到250℃280℃进入裂解炉底部。炉内三相石墨电极浸入石油焦粒沸腾床层中,由于大电流导电发热作用,原料气在1450℃高温、微负压条件下发生裂解反应:C
H2
NH3→
NCN(2
1)H22NH3→N23H2C
H2
2→
C
1H2生成以氰化氢、氢气为主并含有少量氮气和炭粉的裂解物,经换热冷却及旋风、布袋除尘器先后脱除炭粉,得到纯净裂解炉气。2.液氰制备
11114
f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的危险性分析
纯净裂解炉气通入中和罐,与其中的液体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HCNNaOH→NaCHH2O生成液氰。未反应的气体进入尾气吸收罐用液碱进一步吸收后,通过真空
泵排至烟囱。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
3.固氰制备
液氰被送入节发器中,在负压条件下加热蒸发,蒸出的水蒸气用水冷凝,
不凝气用真空泵抽送至烟囱。经蒸发浓缩后的母液进入结晶器,用水冷却降温,
固液混合物排放到离心机中进行固液分离,固体产品称重装桶。为进一步减少
固氰含水量,有的厂家在离心分离后增加一道烘干除水工序。
二、生产过程的危险性分析
1.火灾爆炸危险性
生产中火灾爆炸危险性大且数量钦的物料主要有汽油、氨、氢气、氰化氢。
其部分理化参数如表1所示。
表1主要火灾爆炸危险物料的燃烧爆炸相关参数表
序号1
物料名称汽油
沸点
(℃)40200
自燃点
(℃)415530
闪点
(℃)<28
爆炸极限
(V)1360
火险类别甲
2
氨
335
651
157274
乙
3
氢气
2528
560
41742
甲
4
氰化氢
257
538
178
5640
甲
汽油库、氨库、高位汽油箱、氨氧化器中储存有较多的易燃易爆物质,正
常情况下就有可燃蒸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