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评定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对贫困生认定还局限在传统的、凭经验、主观式的定性判断上,无具体的量化标准,导致高校贫困生评定工作含混不清,指导性、实践性不强,可比性和可行性不高,由此导致了助学金分配不公平。
二、具体数据
1、各等级贫困生所占比例数据
A等(一般贫困,约占贫困生的30);B等(比较贫困,约占贫困生的50);C等(特别贫困,约占贫困生的20)。认定比例控制在全部年级学生总人数的25以内。
2、各年级总人数
表1各年级的总人数汇总表
年级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2008级2009级2010级
总人数62
62
123137140189118
3、所给各年级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表(见附件1)
三、要解决的问题
1、问题一:参考学生手册相关细则,用数学建模的方法给出一种定量的,且易于实施的贫困生等级评定方法,使得评定结果相对公平。
2、问题二:根据附件1所给各年级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表,对申请者进行贫困等级认定。
§2问题的具体分析
一、相关资料的介绍
1、贫困生的定义教育部文件对贫困大学生的解释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中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支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很困难或无力支付的
3
f学生。也有学者在进行界定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目前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另外,在进行划分时,一般将贫困生分为特困生、贫困生和一般贫困生,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相应的资助和管理。
2、东华理工大学经济困难生认定标准见附录一
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
1、问题一的分析:问题要求参考学生手册相关细则,给出一种定量的,且易于实施的贫困生等
级评定方法,使得评定结果相对公平。经分析,本文通过求解以下两个问题来得出评定方法:
⑴求解影响因素权重对学生的贫困程度进行评价,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它涉及的内容较
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较广泛,具有多层次、多指标的特点。故首先用层次分析求解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对申请者的贫困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为评定结果更加合理做铺垫。
⑵定性化的指标定量化贫困生认定涉及到很多定性化的指标,通过模糊数学的原理将这些定性化
的指标定量化后再结合权重加以衡量,具体实现方法是先建立评判标准,即根据学生守则相关条例确定各个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所占的分值,得到影响因素的评判标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