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鞭毛染色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鞭毛染色方法,并观察鞭毛的形态。
二、实验原理
细菌的鞭毛极纤细,直径一般为0102um,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但是,如采用特殊的染色法,则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也能看到它。
鞭毛染色的基本原理:即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如单宁酸或明矾钾处理,让它沉积在鞭毛上,使鞭毛直径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如碱性复红、硝酸银、结晶紫)。常用的媒染剂由丹宁酸和氯化高铁或钾明矾等配制而成。(本次实验用硝酸银当染色剂)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
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鞭毛周生)、铜绿假单胞菌(鞭毛端生)。2溶液和试剂:硝酸银鞭毛染色剂A液和B液、95乙醇、蒸馏水。3仪器和其他物品:载玻片、酒精灯、显微镜、双层瓶、擦镜纸、接种环、镊
子、电热炉、大烧杯、洗衣粉
四、实验步骤
鞭毛染色硝酸银染色法1载玻片准备:将载玻片用洗衣粉洗涤后,置于95的乙醇溶液中浸泡20mi
,使用时取出再火焰上烧去乙醇及可能残留的油迹。2制片:取一块载玻片,在一端滴一滴蒸馏水,用接种环无菌操作从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孢菌斜面上挑取菌种在载玻片液滴上轻轻蘸一下,使液滴表面形成一薄层菌膜,随后倾斜玻片,使悬菌液缓慢流向另一端,用吸水纸在载玻片边缘处吸去多余菌悬液,自然干燥。3染色:滴加硝酸银染液A液覆盖菌面35mi
后用蒸馏水充分洗去A液,之后用B液洗去残留水分,再滴加B液覆盖菌面数秒至1mi
,其间可用微火加热,当菌面出现明显褐色时,立即用蒸馏水冲洗,自然干燥。4镜检:先低倍,再高倍,最后用油镜检查,菌体呈深褐色,鞭毛呈浅褐色。
f四、实验结果记录
枯草芽孢杆菌鞭毛染色观察图
铜绿假单胞菌鞭毛染色观察图
五、实验结果分析
1理论结果:菌种名称
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2实验结果:
鞭毛形态纤细波浪状丝状
鞭毛数量多根一根
鞭毛着生位置周生
一端生
f菌种名称
鞭毛形态
鞭毛数量
鞭毛着生位置
枯草芽孢杆菌纤细波浪状丝状
多根
周生
铜绿假单胞菌
一根或几根
近端生
3铜绿假单胞菌鞭毛实验,观察结果与理论结果差异分析:油镜视野中,铜绿假
单胞菌的鞭毛出现了多根,与理论结果的一根有所差异,其原因可能是染色方法
不恰当或干燥时装片遭到剧烈震动,导致鞭毛脱落,脱落的鞭毛附着在了菌体表
面,造成了一个菌体着生多跟鞭毛的假象。油镜视野中鞭毛着生位置不是严格的
端生而是近端生,可能是光线的折射,菌体形状的变化或菌体的平面观察无法真
实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