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舞与中国古典舞元素的融入
一、引言
作为西方优秀艺术文化的结晶,国际标准舞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始传入我国,八十年代开始在国内正式发展,时至今日已初具规模并在各平台体育竞技项目中展露不同形式的国标舞的风采。与此同时机,伴随着我国居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标准舞也逐步走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众多舞蹈爱好者争相学习并加以创作的优秀舞种。然而,作为“舶来品”,国标舞由于其本身先天的审美差异性、文化内涵的独特性而在国内发展过程中屡屡受阻。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个个优秀的舞蹈培训平台及舞蹈爱好者们相继创作出了很多富有中国元素,尤其是中国古典舞元素的新型国标舞,在凸显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同时,也展现了浓厚的时代性特征。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段段年代感强烈的优秀舞蹈作品,也为国际标准舞在国内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推广作用。本文从国际标准舞与中国古典舞元素的融合出发,旨在探寻国际标准舞国内外发展的同时,分析研究二者有机结合的动因及其主要表现形式。此外,文章还将采用作品赏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式,对所举相关事例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分析,并给出一些对于国标舞现阶段在我国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本土化进程的建议及展望。不仅是为经历一名舞蹈学生理应探索研究的道路,也期望以独特的角度为更多的舞蹈学者在推动舞蹈项目发展进程中拓宽视野、铺平道路。
二、国标舞的发展历程与国内现状
1中西方标准舞的发展历程
11西方标准舞的发展历程同诸多其他舞种一样,源自16世纪欧洲的国际标准舞将产生于生活中的灵感借助优美的肢体语言加以表达。不同的是,国际标准舞发展到今天,并没有开放式的舞蹈形式,而是以关闭式的对舞贯穿始终,这也正是国际标准舞不同于其他诸多舞种的最大特点之一。正如马克思在唯物辨证论中所言,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对立统一、质量交互、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一样,国际标准舞的发展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时至今日,国际标准舞作为一个发展至成熟阶段的舞种,其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历程。这其中既有蓬勃发展的阶段,也有被打压的灰色时期。正如上文所言,国际标准舞的起源可以被追溯到四、五个世纪以前的文艺复兴时期。从文艺复兴时期简单的情感释放与表达,到十七、十八世纪流入皇室宫廷接受礼仪熏陶的小舞步时代,再到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优雅飘逸的华尔兹,最后到二十世纪被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归为正统、细致划分,国际标准舞经历了起、承、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