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公用事业管理期末复习
一、判断:
1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不同:公共产品的基本概念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主要在于消费方式的不同不在于生产方式或资金来源的不同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具有外部收益。公路、路灯、普通教育非竞争性,边际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增加1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边际拥挤成本:每个消费者的消费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海上灯塔教育传统对公共产品的认识及政策含义规模性成本很高共同分担税收非排他性多人同时反复消费政府负责搭便车生产费用由税收方式强制分摊公共产品经济属性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制度安排与私人产品的区别不在于产品的生产方式或资金来源,而主要在于产品的消费方式或提供方式2公共事业领域必然出现垄断。3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提供一定量产品的实际所得超过其愿望的最少所得的那部分收益为生产者剩余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对购买的商品量所愿意支付的金额超过其实际支付金额的差额为消费者剩余5成本劣加性:成本弱增性,在一定产量区间内,随着产量或品种增加,总成本增加的幅度小于总产量增加的幅度
二、名词解释:
格蓝其运动:在19世纪后期的美国铁路运营中,普遍存在着运费上的差别对待现象。在所有这些运费上的差别对待中,农民等小货主受到的损害许是最大的。1867年,在上密西西比河谷兴起了自称“耕作保护神”的农民组织,外界称之为“格兰其”。该组织反对垄断、反对中间商的盘剥、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其宗旨。它们最初主要是通过成员的合作活动来促进和保护农民的利益。格兰其将农民的资金集中起来,以批发价格直接从制造商手中购买农具和其它物品,分发给投入资金的成员,同时以对农民有利的价格促进农产品的销售,艾奥瓦州的格兰其组织甚至建立了自己的农具厂,以生产价格向农民出售耕犁和收割用具。1873年危机中,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农民遭受了沉重打击,处境艰难。格兰其把这种状况部分地归咎于铁路的高昂运费,于是,在原有要求管制铁路的呼声中,发起了要求制定法律、取消铁路公司差别对待的作法,制定公平价格的运动,即“格兰其运动”。2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案:1935年的《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案》消除在电力和燃气能源产业中建立层层重叠的控股公司的做法所带来的问题1
f任何公司如果拥有或控制一个公用企业或一个公用事业控股公司的10或以上的已发行有投票权的股票,就必须在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