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初唐四杰在唐诗发展史上地位从太宗时期到武后时代宫廷诗有所变异、改造和超越。这时诗坛呈现出交叠与过渡状态。而在“唐诗开创期中负起了时代使命”的就是号为四杰的王、杨、卢、骆。他们在前代诗歌的基础上有所革新和创造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开创了昂扬基调与壮大之美的诗歌新潮流与趋向为一代唐音的繁荣拉开了序幕。一、身份人格:“四杰”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阶层唐代庶族出身的知识分子大都无视士族门阀那一套家教礼法思想上狂傲豁达不拘儒学正宗行为放荡不羁有任侠之风而这一点是从四杰开始的但在四杰的人格构成上最为明显的还是儒家为君辅弼、积极进取的精神。身处帝国初兴的唐初相对开明的政治和文化氛围强盛的国力繁荣的经济加之“贞观君臣反复歌咏的匡时济世的精神在中下层文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身处宫外的四杰呼应了这种时代气息急于登上政治舞台形成了锐意进取、渴求建功立业的热情、幻想这是儒家积极用世之心在“四杰”身上的典型体现他们有着“拾青紫于俯仰取公卿于朝夕”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的幻想有着“名与日月悬”卢照邻《咏史》的远大抱负充溢着博取功名的热烈情绪和奋发有为精神意气。闻一多先生言四杰“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为悲惨”即他们的行为都有脱略规矩之处身世遭遇与功成名就的宫廷诗人不同他们总是挣扎在权利中心的边缘如骆宾王最后则走向极端彻底摆脱了王权的向心力加入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队伍并拟写了名闻天下的《讨武氏檄》。闻一多先生又说“四杰”“都曾经是两京和成都市的轻薄子他们的使命是以市井的放纵改造宫廷的堕落以大胆代替羞怯以自由代替局缩”闻一多先生这一段话中透露出一个信息随着生活范围和审美视野的扩展与宫廷诗人不一样他们更多的带有市井的轻薄、放纵、大胆、自由。二、审美风格贞观诗人、上官仪、文章四友、沈宋主要是从诗歌的形式体制、声律、词采方面去构筑诗歌的空间未脱齐梁诗的雕藻绘采旧习格调低迷轻艳。直到高宗、武后朝“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四杰”以不同于宫廷诗人的独特的精神风貌进行诗歌创作打破了初唐诗歌在齐梁旧习中近半个世纪的徘徊的局势初步显露出唐诗刚健面目。“四杰”以健康的儒侠互补的人格进行诗歌创作就使诗歌具有一种“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一种遒壮刚健的风格体现出一种壮大之美而在这方面最具有典型性的莫过于游侠边塞诗或者说游侠边塞诗成为四杰儒侠互补的人格精神最完美体现。在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