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生态环境立区,科学把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保护秀美山水,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3、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4、倡导低碳,推进减排、倡导低碳,推进减排强化低碳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按照“十二五”国家总量减排的新要求,采取多管齐下,强化工程减排,全面完成总量减排任务。5、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真正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工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努力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6、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坚持全局观念,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分阶段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循序渐进地全面推进。依据环境功能分区和各分区特点,提出相应的建设重点和工作要求,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7、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6
f政府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发挥主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运行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8、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以总体定位为指导,以项目为依托,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不欠新帐,多还旧帐,机制创新,强化监管,典型示范,带动全面”。(四)规划期限与范围规划基准年:2010年;规划水平年:2011-2015年;规划范围:黔江辖区6个街道、12个镇、12个乡,总面积为2402平方公里。(五)规划内容和重点1、规划内容(1)总结全区“十一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成果,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利导因子和劣势,预测变化趋势;(2)确定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3)提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4)构建“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库,进行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5)提出项目实施的法规政策、资金及技术保障措施。
7
f2、规划重点规划重点在通过明确本区资源禀赋与生态空间格局,以实现黔江区城区地表水、环境空气及声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全面达标的目标为突破口,将工业污染全防全控和环境风险防范、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宜居黔江生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