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卢静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1期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争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学生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尽合理、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以及国家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是造成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从大学生、学校、用人单位及国家的角度探求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
作者简介:卢静(1993),汉族,现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1001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我国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许多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招生人数持续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长52万,2010年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这在为我们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与目前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的现状形成反差的是大学生就业率的逐年降低。据国家统计数据,截止至2009年7月,大学生签约率为68,大学生整体就业率不高。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毕业生走出校园,加入到社会这个大群体中,将会给大学生就业市场带来更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我们从毕业生个人、学校、用人单位以及国家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以全面深刻地了解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一)大学生不合理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不合理的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精英就业观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光环逐渐褪去,然而还有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思想还没有从“精英教育”时期转变过来,对自己定位较高,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二是“铁饭碗”观念。随着我国高等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毕业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逐渐形成与完善。然而仍有部分毕业生难以面对现实,思想上还停留在国家统分统配的“铁饭碗”阶段,认为进入大学就业就有了保证,不能及时更新思想,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