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因此第三段不能提前到第一段的位置。②陈情脉络:身世孤苦祖母情深(孝情)
沐浴清化身蒙国恩(忠情)③、小结:为了达到“乞终养”的目的,作者首先陈述个人遭遇,祖母情深,作为陈情依据;继写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抬出孝治天下的理,同时剖明心迹,排除了不愿做官的政治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作者一路写来,发乎情,归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情真意切。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十、归纳总结艺术特色:1、感情真挚,融情于事;(从本文的实际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达的几种情感(孝顺之情,不满之情,恭敬之情),体会抒情和叙事的结合:“情为文之经,事为文之纬”)2、文脉畅达,照应联通;(本文前后照应的句子很多,教师可举出若干例,让学生回答)3、骈散结合,音韵和谐;(简介骈体文特点)4、陈辞委婉,屈伸适宜。(可联系高一第一单元几篇文章,探讨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
f5、语言生动形象,自然精粹。五、课堂总结: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六、作业:
完成《金榜》本课相关练习
七、附:板书
《陈情表》李密
陈情于事动之以情寓理于情晓之以理
《陈情表》
李密
1、言家境之惨,叙祖孙之情(孤苦之情)2、表感恩之切,诉内心苦衷(两难之情)3、喻孝道大义,陈区区心声(感恩之情)4、解忠孝矛盾,祈圣上宽容(两全之情)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