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黄盖中学八年级历史教师备课活页
学生姓名:第组第号主备教师:宋银舫备课时间:12月15日审阅:评价:学习目标: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中国近代社会生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活的变迁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课题:第22课
※学习纲要: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1、背景2、交通工具的变革3、通讯工具的更新4、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二、大众传媒的影响1、大众传媒的作用2、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兴起3、近代中国广播业的产生与发展4、近代中国的出版业三、社会习俗的
※温故
中国的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出现短暂的春天?
※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
识和新的收获。)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通商口岸时,把西方的生活方式也移植过来。其中变化最大的城市是上海。衣着变化:先是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了西装。留美幼童经过与学监的斗争,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倡穿中山装。饮食变化: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但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风俗习惯也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戊戌变法时,“断发易服”主张、“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也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大力推行剪辫与放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在社交礼仪上,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等级界限鲜明的跪拜礼。辛亥革命后,增添了国庆、元旦等节日。局限:由于农村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合作探究:(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1、近代中国的娱乐新时尚,除了照相、电影、交际舞等外,你还知道哪些?
※自主学习:
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梳理1、鸦片战争后,中外联系日益增多,中国步推进,人们的生活随之发生变化。、、的进程逐飞
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2、海建成通车;年7月,中国第一条铁路年,创办铁路在上招商局,这是
中国第一家航运企业;渐成为常用的交通工具。3、近代的开通和
年,上海最早出现汽车,汽车逐
变化
1、服饰的变化2、发式的变化3、称呼的变化4、礼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