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历史个性中去寻求。在这,我先声明,我不是全抄《文化社会学》上的内容观点,我只是以客观的理解与书本观点的交集为辅,以文化社会学中研究文化的产生、发展为主体。现在,我们应先研究中国国民性格的产生。华夏民族自周代以来,分封宗法制影响至今,在现代社会即表现为家族、家长制、财产继承,在中国,家长制影响久远,甚至关系到家庭成员的配偶选择和儿女的成长。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国人以家族为核心的祖宗崇拜,和孝悌之道的文化心理和性格。外国人常说,中国人是无信仰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中国人是有强烈宗法观念的,我们尊祖宗,外国人去教堂做礼拜,我们会在清明重阳的时候去祭奠先人,无论形式和虔诚度,都不输给基督徒,同时,受传统家长制的影响,我们中国人在社会上虽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比较多,但同样的是,对待家族成员时,我们是尽自己一臂之力,赴汤蹈火。这种文化心理和性格自然是以血亲为基础的,也是私有制个体农业经济的产物。再看,自汉朝以来,儒家思想一直统治华夏民族的思想,让华夏民族养成了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的民族性格。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母之恩至高至大,如水之源、木之本,是不可不报的,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从报父母之恩推及报君王、国家之恩,所以报恩思想是中国人的普遍社会心理之一。中国人有恩必报,这是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未变的优秀道德品质。中国人自古一来,非常注重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发展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观念。这种文化精神一方面培养了中国人尊尊、亲亲、毕恭毕敬的性格,如此一来,孝行也成为了中国人的主要品德和人格之一,孝的道德规范在传统社会不仅维护了家庭关系,也维护了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也抑制了中国人“天性”的发展,甚至发展到“愚忠”、“愚孝”的地步。有何证据?古往今来,这种事例多不胜数,古有岳飞愚忠致死,
f今有李泽楷愚孝致婚姻破败。不过,儒家文化也有好的一面,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非常注重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发展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中国人重视道德,有时甚于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文化所赋予的品格。忠是孝的一直,信与义是忠与孝的扩大,孔子倡导“为人谋而忠,与朋友交而信”,忠义、仁义、信义可以说是一种爱人的正义感情。这些道德观念曾经支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社会生活行为,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忠、孝、信、义之士。不忠、不孝、无信、无义之人在中国是谁也不敢当的。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