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误就应该受惩罚。
再次,当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而且不公平的。学记中有这么几句话:“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就是说,善于学习的学生,教师不必花费多大气力却收效很大,学生又会把学习成就归功于教师的教学得法;而对于不善于学习的学生,教师尽管花了很多气力,收效却甚微,学生又会埋怨教师教学不得法。从以上语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教育的成效如何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学生是否“善学”也是影响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笔者在翻阅了一些教育文献后发现,绝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在要求教师该怎么做,而忽视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了对于学生的要求,这未免失之偏颇。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不能一味地谴责教师,而不追究学生的责任,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另外,在现在的教育中,还有很多不符合学记中“豫时孙摩”里“时”的教学原则的现象。学记中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意思就是教育方法应该是在学生的不良行为发生之前就注意防止,这叫预防(豫);抓住适当时机进行因势利导,这叫做及时(时);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即叫做顺序(孙);同学间相互学习、帮助叫做观摩(摩),这四点都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这四条教学原则中,“时”也就是抓住恰当时机进行教学,但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却有一些对于“时”的把握不到位的现象存在,比如,现在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在中文还说得含糊不清的时候就已经在接受英语教育了,这么做无非就是能让他们鹦鹉学舌地说些简单词句而已(而且因为没学音标,所以在发音方面很难做到标准化),而别无它用。因此,当今教育应当重新审视一下“豫时孙摩”的真正含义,以摒弃这些不符合“时”的教育行为。
最后,笔者认为,当今中国的一些教育现象与“藏息相辅”相差甚远。学记中写道:“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意思是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在学习的时候会全力以赴地专心学习,休息的时候则尽兴地玩弄杂艺。“藏息相辅”同样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在一些辅导班乃至学校门口,星期六、星期天仍然站满了前来接孩子的家长,有些孩子在周末甚至要“跑点”上不同的辅导班,难道家长不知道学生已经连续学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