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书心得
与孩子沟通,处理孩子的感受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和一位母亲,应该去了解学习这门艺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的第一章《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教我们如何应对孩子的消极情绪。我们要全神贯注地倾听,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说出他们的感受,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大人若嘴上说在听,但其实心不在焉,会让孩子感到气馁。如果大人能够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当孩子被提问、责怪、建议的时候,很难有清晰额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以关心的态度,使用“哦”“嗯”“这样啊”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奇怪的是,我们越是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我们的态度多好,孩子也只会越难过。我们担心说出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更难过,其实相反,当孩子听到我们说出他们的感受时,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当孩子想要一样我们没有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往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但常常是我们越解释,孩子越不听。有时候,给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这些技巧不光可以用在对待孩子身上,我觉得对于同龄人、长辈们都是一样。比如,朋友分手了,很难过,我们应该避免否
f定他们的感受,说类似“别难过,天涯何处无芳草,你会遇到更好的”,并不能帮助朋友从情绪中释放出来,面对问题。倾听孩子或者其他人的情绪的宣泄,并说出他们的感受,需要我们不断演练。当我们看到孩子或他人的内心,从孩子或他们的叙述中确定他们的真实感受,与他们产生真正的共情,才能打动他们的内心。
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产生共情。只有当孩子期望我们了解他们感受的时候,才需要和孩子产生共情。当我们接纳是理解孩子的感受了,他们也就比较能够遵守我们为他们设立的界限,比如“黄油不熟用来玩的”。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给他们提供建议或者立刻见效的解决方法,就剥夺了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需要注意,孩子通常会反感自己的话被完全重复。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他们不开心的时候根本不想说话,这时候,大人陪在孩子身边就足够了。当孩子表达强烈的感受时,大人“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