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清远市华侨中学张龙畅
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2、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3、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意义【新课导入】为什么晴朗的天气比阴天昼夜温差大呢?
【核心知识】
1、大气的热源:直接的热源。
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
2、大气对太阳的辐射的
作用:地球大气对
吸收得较少(臭氧吸收
,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而对地面
增温放出的
被大气吸收较多。3.大气
对地面的
作用,大气在增
温的同时,将部分热量以
的形式返还给地面,使地面热量损失减少。
结论:大气的受热过程
f由图可知,大气的受热和保温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①“
”→④“
”→③“
”
【合作探究1】
1、晴朗的天空是蔚蓝色的;日出前、日落后,天空仍是明亮的。以上现象分别是什么作用原理?
2、霜冻为何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合作探究2】
家住北京的小明决定明年盛夏去非洲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避暑(内罗毕:南纬13度,东经367度,海拔1798米),下图为内罗毕气温资料:
3025201510
5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
f1、内罗毕最热的月份?为什么?2、在盛夏季节与北京比较,内罗毕气温较低?为什么?3、推测内罗毕日气温变化特点,并解释原因。【课堂检测】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据图完成1~2题。
1、拉萨能够成为中国著名“日光城”主要是由于________作用强。
A.①
B.②
C.③
D.④
2、形成“露重见晴天”的说法,主要是由于夜间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f第二课时热力环流
【学习目标】1、使学生要会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2、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新课导入】孔明灯为什么能飞起来?
【核心知识】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差异。
2.热力环流
1概念:由地面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冷热不均→大气动→形成热力环流。
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
差异→大气运
3示意图:在图中横线处填上高、低气压,在长方框处补画箭头,以形成完整的热力
环流。G
E
F
B冷压结论:
A热压
C冷压
f1同一地点不同海拔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