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山西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各项要求,以转型跨越发展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能效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核心,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基本路径,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工作重点,坚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与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资金投入和重点工程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开展全民节能行动,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推动全省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2010年的224吨标准煤下降到18772005年可比价)(吨标准煤,累计下降16,年均下降35,实现节能量约4750万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7年均下降37。到2015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含工业、生活、
1
f农业)分别控制在458万吨、521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507万吨、593万吨分别削减96(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06)、122(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24);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276万吨、1069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1438万吨、1241万吨分别削减113、139。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6991万吨、3523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7768万吨、3914万吨分别削减10。二、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三)科学分解节能减排指标。强化能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约束,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产业布局等因素,将全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合理分解到各市人民政府。各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进一步分解落实,明确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排污单位的责任严格落实奖惩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四)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用电量、污染物排放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