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尤其是于振南,他几乎是一直坐在电脑前写软件,差不多有几十个小时没有睡一分钟,他什么时候吃的饭我都没看见,最后我看他眼睛一直在流眼泪,当然不是哭了,那是看电脑屏幕看
4
f的。因为工作量非常大,要做硬件,写软件,绘制整个系统的电路图,还要写几万字的论文,都要在这四天三夜里完成。当时我们队三个人的个人能力都比较强,可能是以前大家没在一起合作过,所以到真正合作设计作品的时候还不是很默契。电路焊了一套又一套,结果都不理想。我们的作品最终在联调时失败了,每个人负责的功能能够独立实现,可联在一起就不能工作了,而评委要看的就是你的整体功能实现,不会看部分的。这次比赛我们以失败告终。以后大家如果有机会组队参加比赛要注意如下三点:①选题最关键,一定要选你们比较熟的,队里有一两个比较熟也行,但如果三个人都不会那一定要换题。②题目选定后,首先以实现基本功能为主开始做题,如果基本功能你都能做成功了,那你应该能得全国二等奖了,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大部分队根本是什么也做不出来的,如果发挥部分再能做出一部分就可以向全国一等奖进军了,我们队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直接开始做发挥部分的题目,而忽略了基本部分。③组队的安排,一定要找大家熟悉的人,最好在一起合作过,分工要明确,不要无头绪地各干各的,最后要做什么大家都不明白。参加完这次比赛后,我承接了一个开发项目,我找了于振南合作,我设计硬件,于振南写软件,我俩很快就把项目做完了,这也算是我们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淘的第一桶金吧,获得的报酬足够支付我俩两年的学费了。在学习更多电子技术知识的同时,我和于振南共同合作开发了几个项目,一点点积累着经验。大四了,已经习惯了的生活和大三没有多大的变化,和我第一次参加“五四杯”的赖世雄同学每天都在忙着复习考研,最终也考上了他理想的学校。我不想再读书了,想着早点毕业出去工作。快十月份时,我们学院电工电子基地的王松武老师告诉我,北京某个电子公司每年在我们学校招两三个学生,要求动手能力较强的,最好参加过一些国家级的竞赛获过奖的同学,那边公司待遇很不错,王老师推荐了我,我谢过王老师准备参加该单位十月三号来学校进行的面试。我正准备面试呢,十月二号学校贴出通告,我被免试保送我校的研究生了,当时很高兴。学校有制度,学生有某方面的特长,多次获级别较高国家奖项的可以推荐免试读研究生,保送读研究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