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
古典诗词鉴赏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课题,它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重点从把握诗词的创作背景、结识作者、朗读诗句等入手,得出鉴赏古诗词的策略或方法,以便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便利。一、创作背景是进入诗词情境的钥匙在开展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课程之前,教师有必要建议学生主动去收集该诗词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何“粮草”要先行?其因粮草是军队作战的基础,放在古诗词的鉴赏上来说更是恰如其分,了解诗词创作的背景就是鉴赏诗词的基础,只有在知道了相关的背景后,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诗词的真正内涵,积累诗词知识,为学生独自进行语文诗词鉴赏奠定有利基础。例如,在高中古诗《七律长征》中作者曾这样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最后一句话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那么喜从何来呢?联系诗人的创作背景即可知道,这首诗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
f诗篇。二、结识作者能进一步深入意境要想让学生对高中语文诗词作品的理解和体会更上一层楼,就需要学生去了解作者、结识作者,了解作者的经历、思想以及创作风格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作者所处的朝代,因为每个朝代的综合国力是不相同的,这往往会成为影响作者创作风格的重要依据。例如,唐朝杜甫所表现出来的忧郁顿挫,他的忧郁体现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忧国忧民的大情怀上,他想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住上“风雨不动”的“广厦”这是何等的胸怀!但是,显然在当时那个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政治动荡年代,这只能是作者的一种奢望。所以,他的诗词所表现出来的也只能是忧郁顿挫的风格。三、朗读诗词再次加深理解朗读是学生贴近语文诗词情境的重要方式,也同样是深入体会诗词内涵的一个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一边朗读一边体会作者向读者抒发情感,但这并不是朗读一次两次就可以体会到的,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慢慢品味、细细咀嚼才能捕捉到高中古诗词中所表现出的微妙的情感变化。当然,也可能会有读过多次也无法体会作者意境的情况,这时引入名家配音朗诵教学就很有必要了,名家朗诵时会伴有r